不忘初心,砥砺奋进 在精耕细作中谱写图书馆事业发展新篇章 ——江口县图书馆第六次评估定级工作汇报
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08-14
  • |
  • 作者:江口县图书馆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477次

不忘初心,砥砺奋进

在精耕细作中谱写图书馆事业发展新篇章

——江口县图书馆第六次评估定级工作汇报

(2017年8月12日)

尊敬的张伟云秘书长及各位评估专家:你们好!

首先我谨代表江口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向各位领导、评估专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!下面,我将江口县图书馆近几年工作开展情况及评估定级工作作简要汇报,不当和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。

    一、基本情况

江口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,铜仁市东部,全县辖6镇、2乡2个街道办事处,总人口24万余人,有汉、土家、苗、侗等16个民族,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2%,民族资源丰富。江口素有“黔东门户”之称,交通便利,是连接湘、鄂、渝、黔经济圈的黄金连接点。目前,航空、高铁、高速公路协调发展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。县境内山青水秀,风景名胜资源丰富,文化资源丰富多彩,既有原始古朴的生态文化和渊源厚重的佛教文化,又有浓郁多彩的民族文化,多彩文化的相互交织、交相辉映,使江口逐渐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。

几年来,在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及指导下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。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主线,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,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。切实按照年初提出的主要工作要求和计划,认真抓好落实,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服务宗旨,在全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各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,根据贵州省文化厅关于《贵州省第六次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方案》(黔文发〔2017〕6号)通知要求,我县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,除了做好日常服务工作外,集中做好迎评准备工作,通过反复学习评估标准,结合本馆实际,本着实事求是,坚持标准的原则,进行逐项逐条的自查自评,自评总分为1056.5分(自评基本得分871分,加分项得分185.5分)。

二、江口县图书馆发展历程

江口县图书馆始建于1979年3月,2013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。建馆初期,与文化馆合署办公,直到1985年2月迁至香山红庙的图书馆新舍。由于事业发展需要,2004—2007年,由中央、省、地、县共同投资100多万元修建了现图书馆馆舍,建筑面积1005平方米,是一座仿古园林庭院式建筑,馆内环境优美,2008年9月投入使用。为拓展图书馆功能设置,2013年初,经县人民政府批准,将原体育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76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划归为图书馆读者活动中心使用,现图书馆总馆建筑面积为2765m2

    图书馆现有事业编制7人,其中正副馆长各1人,本科学历3人,大专学历3人。截止2017年7月,馆藏图书26.887万余册(含报刊合订本、盲文图书79册、20万册电子图书),藏书主要以综合性、普及性读物为主,每年订有各类报刊170多种。

目前馆内设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江口县支中心,总服务台、报刊综合阅览室、综合书库、少儿图书室、过刊资料室、采编室、地方文献及特藏室、电子阅览室、多功能活动室等部门。馆设7个服务窗口,实行365天全免费开放服务,每周对外免费开放60多个小时。图书馆现有阅览坐席192个,有流动图书车一辆。在技术设备方面,有文化共享设备一套,计算机46台,其中读者用机30台。馆内建有局域网和图书馆网站,接入了20兆电信网络光纤,全馆已实现wifi无线网络全覆盖。现馆内存储容量达33TB,已购置5台电子借阅机,建立了图创Interlib图书馆集群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图书防盗系统,图书馆业务工作正逐步由传统的手工操作向现代化新技术应用转化。

三、主要做法 

(一)加大财政投入,注重阵地建设,图书馆基础设施实现新跨越

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字化平台、数字化资源建设,推进我县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应用,在县委、政府的高度的关心支持下,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工作纳入了2017年县政府工作报告中,摆上重要议事日程,与经济工作同安排、同部署、同落实、同考核。几年来县财政对我馆已投入资金400余万元,实施了数字图书馆、移动图书馆、微信图书馆、地方文献特色库及立法参考信息服务系统、图创Interlib图书馆集群自动化管理系统、图书防盗门禁系统、购买了5套电子图书借阅机、 20万册电子图书,并在原有图书馆网站的基础上,对图书馆网站进行了升级打造。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投入,新技术媒体应用使我县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新跨越,馆内服务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。

(二)紧贴文化惠民,阵地读者服务在精耕细作中实现大提升

在图书馆阵地服务中,我馆坚持紧贴文化惠民的原则,为读者提供全免费开放服务,全年不闭馆,在保障正常开放的同时,坚持节假日、双休日免费开放,并延长开馆时间,每周开馆时间达60多小时,每年我馆充分利用报刊阅览室、少儿阅览室、图书外借室、电子阅览室等对外服务窗口免费向读者提供图书借阅、电子阅览,文献咨询信息查询、各类公益讲座、文化娱乐等公共文化服务,同时从读者的利益出发,想方设法解决读者的需求,在窗口接待、场所引导、资料提供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,为读者提供纸笔、信息下载、存包、复印、茶水、放大镜、老花镜、雨伞等服务,努力为读者营造一个温馨、和谐的学习氛围,在书刊宣传工作方面,我馆积极利用宣传栏、书展等形式开展书刊宣传活动,为发挥图书资源的效用,使图书馆的服务和馆藏图书更加贴近读者,每年我馆推出“你读书,我买单”公益活动,提高馆藏图书的可读性,让读者变被动读书为主动读书,满足了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。通过图书馆一系列便民服务举措的推出,拉近了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服务效能。

(三)以活动为载体,纵深推进全民阅读工作

为充分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作用,扩大图书馆知名度,进一步推进我县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,每年我馆除在元旦、春节、读书日、儿童节、图书馆服务宣传周、文化遗产日等期间,积极组织开展各项读书宣传活动外,还拓展了服务范围,积极开展延伸服务。为拓展图书馆服务范围,壮大读者队伍,我馆先后在社区、学校、警营、看守所、拘留所、福利院等设立了近20个服务点和流通站,并常年开展送书上门延伸服务活动,为未成年人、残疾人、老年人、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个性化送书上门服务,2014年来,我馆以流动图书车服务为契机,积极组织开展“我们的中国梦.文化志愿基层行”图书延伸服务活动,有效发挥流动图书车服务社会、服务群众的功能,增强图书馆服务意识,进一步促进全民阅读工作,每年我馆以春节文化惠民活动,“三下乡、六进村”活动、读书月活动、服务宣传周等服务活动为契机,不定期开展进农村、进校园、进社区、进工业园区等流动服务活动共计20余次,及时为读者送去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流动图书,为群众提供零距离的图书服务,使有限的图书资源无限动起来,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,丰富了全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,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。

四、取得的成效

2010年5月获“2009年度贵州省文化共享工程先进支中心”,并多次作为全省和铜仁市“文化共享工程示范点”来推广,2010年我馆在县政协的关心帮助下,建立了铜仁市首个香港慈恩基金会少儿图书室,2013年在第五次图书馆迎评工作中,铜仁市公共图书馆第五次评估定级现场观摩会在我馆召开。2014年我馆在省图书馆关怀下,得到北京蔚蓝公益基金会10码洋的图书捐赠,建立了蔚蓝图书馆。在 2008-2016年期间,我馆得到文化部、省、市各级领导的亲临指导和表扬。

、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

通过自评自查工作总结,我们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,主要体现在:1、图书馆事业经费投入与新时期图书馆的发展略显不足;2、馆舍面积不足,功能适用性不够;3、书刊文献资源有待加强;4、员工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;5、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需进一步完善。

    总之,此次评估定级,由于各种原因,使我县图书馆离期望值还有一定的差距,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们将以此次评估定级为契机,认真贯彻落实各位领导、各位专家的意见和要求,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,与时俱进、开拓创新,一如既往、勤勉有为,坚定不移的走加强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道路,不断推动我县文化的繁荣发展,争取在下次评估定级工作中取得更优越的成绩。

最后,祝各位领导、各位专家在江口工作期间身体健康、工作开心,并恳切的希望你们把好的经验、好的建议留在江口,我们将虚心接受,不胜感激。另外,我代表江口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诚意邀请各位领导、各位专家在工作之余,有时间来江口游览一下江口的山山水水,感受一下江口独特的民俗民风,愿江口能给你们留下美好的印象,愿梵净之佛能佑你们吉祥平安。

我的汇报完毕,谢谢大家!